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医药文化第一课点亮新生杏林梦

发布日期:2025-09-30 浏览量:

金秋时节,梦想扬帆,为帮助2025级新生深入感知学校办学特色、夯实专业认知,中医学系于第5个教学周开展了“中医药文化第一课”活动,组织19个新生班级1000余名同学走进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文化馆,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中医文化馆内,新生们首先了解“精、气、神”三字的重要意义。“精、气、神”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被称为人体的‘三宝’。精”是人的生命起源,“气”是维持生命的动力,而“神”则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智慧。接下来,新生们随讲解员深入文化馆,进入中医历史发展区,了解中医学的悠久历程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展区展示中医历史的演变轨迹,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到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融合方药学,再到宋元、明清和近现代时期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印记。特别是“二十四节气”的讲解,让新生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中医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随后,新生们走进十大中医铜人展区,目睹神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名医的铜像。通过手绘微缩景观和幻影成像,生动再现了三位名医的传奇故事和成就。更令人惊叹的是3D幻影成像展示的太极拳、八段锦动作要领,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传统中医功法的精妙。

在贵州中药展示区,新生们饱览了贵州代表性中药浸制标本,展区内的沙盘图清晰地展示了贵州道地药材的分布,令人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在本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医籍展示区则通过珍贵的影印版《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等古籍,带领新生们回顾了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智慧。特别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理念,让新生们更加珍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贵州名中医展区让新生们见识到近代以来至今极具影响力的贵州省名中医,如王锡仲、王锡章等,尤其是刘尚义国医大师的故事,更增添了活动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药房及望闻问切展示区通过仿铜雕塑形象地展现了老中医聚精会神为患者诊治疾病的场景,墙上处方影印件的严谨书法,更让新生们感受到中医诊断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炮制与推拿技能展区以古人物雕塑展示了煎药、捣药、切药等关键步骤,三组雕塑则生动地诠释了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临床技术的独特优势。舌象图展示区通过多种不同舌质舌苔图片,带领新生们了解舌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模型和中医体质辨识仪则让新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精妙与系统。特别是通过33个简单问题回答中医体质类型的互动环节,让活动更加贴近新生的生活,增强了趣味性。

最后,在红医文化展示区,新生们聆听了遵义红军菩萨龙思泉的故事。结束时,讲解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

这次“中医药文化第一课”活动不仅让新生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激发了他们对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电话:0851-28776265 招生专线:28776222 传真:28776279

邮编/MSN:563006 邮箱: xxzx@zunyiyizhuan.cn     版权所有: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