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与养生宜忌——白露

发布日期:2024-09-09 浏览量:

24节气与养生宜忌——白露

每年的阳历9月7日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此时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白露节气中要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多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食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食用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白萝卜、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胡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机,秋季登山、远足,可锻炼体魄,延年益寿。

老年人秋游保健要诀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秋游的大好时光。但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功能减退,抵抗力弱,适应性差,因此,在秋游时必须注意保健。

第一,科学安排活动,防止过度疲劳。

美好的景色,常使老年人流连忘返,马不停蹄地连续观赏,极易出现过度劳累。如出现乏力、多汗、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休息,不可勉强坚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要加强自我监护。

第二,重视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对各地的风味小吃、名优土特产食品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太多,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和生冷食品,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经口进入。

第三,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

秋季,昼暖夜凉,温差悬殊,气候干燥。老年人由于适应性差,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在秋游前,应备足备齐衣物用品和药品,以防不测。每到一地,要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使身体常保温热感,以避免外感风邪,诱发疾病。

第四,强化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伤害。

老年人腿脚不便,步态不稳,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秋游时,最好有亲朋好友陪伴,否则,生病或发生意外,无人照顾,后患无穷。为防止老年人跌跤发生伤害,最好佐以手杖;在乘车时,最好选择中间位臵及舒适座位,以防晕车引起恶心、呕吐等。此外,老年人在体力、耐力上均不如青年人,游玩时应量力而行。

第五,必须坚持治疗,防止旧病复发。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平时需要用药治疗者,秋游时切不可遗忘服药,否则,可能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另外,还要带些急救用品及常用药品,如绷带、伤湿止痛膏、感冒药、黄连素、健胃药等。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电话:0851-28776265 招生专线:28776222 传真:28776279

邮编/MSN:563006 邮箱: xxzx@zunyiyizhuan.cn     版权所有: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