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系办学已有38年历史,最早起源于1986年创办的贵州遵义中医学校中医士专业。中医学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卓越岐黄”党建品牌为抓手,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支部先后获评”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中医学系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构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网底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大力倡导“铸中医魂,做中医人”的中医职教精神,坚持育人为先,突出中医特色,以培养“三立”(即仁心立人、仁术立业、医道立世)“三会”(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三用”(即用好一根针、用好一双手、用好一把草)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人才为目标。目前已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众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做得好”的中医、针推、康复、中康、美容等专业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系部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和医学美容技术等5个专业,已架起了一座以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成人本(专)科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已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并举的发展格局。拥有省级中医药大健康专业群1个,省级中医学骨干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1个。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是贵州省示范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是学校的朝阳专业。
教学实训。系部实训基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建筑面积约1400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00余万元。拥有省级中医健康服务技能开放实训基地、康养综合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医病证模型研究平台、省市级大师工作室、卓越岐黄博士工作室、杏林驿站辅导员工作室;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4所,以及100余家实习单位。实践条件优越,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临床见实习的要求。
师资力量。中医学系现有教职工112人,拥有省级中医临床教学团队1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教名师2人,省级“千”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最美劳动者2人,省级就业工作先进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名中医1人,市级针灸推拿大师1人。团队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和临床第一线,他们登上讲台能教书育人,走进病室能把脉诊病,步入基地能示范技能,迈出校门能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余人。师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成绩斐然,获国家级团体三等奖、个人三等奖各1项,省市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8项。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声誉良好,学生就业前景广阔,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医学系创建贵州民族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创新团队1个、中医经方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人才团队1个;研发慢特病康养产品2项;立项、建设及验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市局级项目1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1项;获省部级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职业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主(参)编教材20余部;制作精品课程8门。中医学系致力于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运用岐黄之术服务广大民众,精心打造社会服务3个“三”品牌--中医药送教、送医、送药三送活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三进活动及助残、助幼、助老三助行动,尽心尽力服务基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每年服务大中小学生6000余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为提升民众健康水平,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